-
三众网络 网罗天下数据驱动,云领未来,网安天下,助理数字中国建设 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年,我们都在努力!
-
引领行业智能应用综合布线,安防监控,系统集成,智能小区,视频会议 光钎通信,无线广播,LED显示屏
-
三众安防监控以平台为核心,以网络为纽带、系统数字化集成 为您创造安心生活
监视器是安防监控系统终端的重要视觉产品。随着闭路和网络电视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监视器已经成为社会治安防控、环境监控、生产监控、公共场所监控、重点单位监控、视频会议系统与人交互的不可逾越的产品,各种各样的监视器成为了解"千里之外"现场发生情况的"千里眼".由于技术的进步,监视器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普通到高清,从厚重到超薄,方寸之间,争奇斗艳。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形成百亿元的市场规模。
一、监视器的前世今生
要说监视器还得从电视机显示技术谈起。因为监视器在功能上要比电视机简单但在性能上比电视机要求高,监视器实际上是显示技术的具体应用。
1883年,德国人巴维尔。尼普科夫发明了电视扫描盘,这种原始电视的核心技术就是一个带若干小孔的扫描圆盘,扫描盘旋转过程中透过小孔看到盘后面的人或者景物,就会出现一个个亮点和暗点,这些亮点和暗点同人或者景物的明暗相对应,电视扫描盘把这些亮点和暗点转换成为电信号进行传输,接收设备也使用同样的方法把电信号还原为光信号而出现图像;
1925年,美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比尼普科夫的电视扫描有了很大的改进。尽管如此,机械扫描电视存在两个致命弱点:图像模糊和必须有极高亮度的照明光线;
1933年,现代电视之父-俄裔美国科学家佐尔金成功研制了实用的光电摄像管和电视显像管,从此进入电子电视时代。就在这一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的电视系统将240条扫描线构成的图像成功传输到4公里之外,显示在荧光屏上。1935年,英国广播公司用电子扫描电视取代了贝尔德发明的机械扫描电视;1936年,匈牙利工程师戈德玛科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40年,美国人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1985年3月17日,索尼公司在日本举行的筑波科学万国博览会上建造了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的超大彩色电视墙,有14层楼高,相当于一台1857英寸的电视机,超大彩色电视墙由36块大型发光屏组成,每块重量1吨、厚1.8米,共有45万个发光元件;1991年11月25日,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电视开始试播,其扫描线为1125条,比当时的525条高出一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各种显示技术应用设备纷纷登场,随之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监视器便进入世界各地的城市、社区、办公楼宇、工厂、学校的安保监控中心,足不出户就可知外面实时发生的事情,把人们带进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监视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应用产品,各种型号的监视器层出不穷,重量越来越轻,清晰度越来越高,色彩越来越亮丽。液晶(LCD)、等离子(PDP)、发光二极管(LED)等等先进技术的监视器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在我国监视器生产企业采用的技术主要有CRT(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甚至一些高端技术(如LED、OLED)也已经应用在安防监视器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监视器采用CRT技术的产品仍然占有55%左右,主要是成本比较低的价格优势,但是比较笨重;而LCD/LED监视器以图像鲜艳、明亮、清晰和轻薄的优势已经动摇了CRT监视器的市场霸主地位。尤其是LED正在迅速向大屏幕方向发展,LED监视器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监视器市场发展格局
目前,国内监视器市场还是以国产品牌为主,在中高端市场上国外品牌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不过,由于技术的日趋成熟,国产监视器已经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搭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长征火箭,承载着中国人千年来的梦想与希望,如同一条巨龙在绚烂的火焰映衬下直入云端,而记载这一重要时刻画面的是深圳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7寸专业液晶监视器。至此,中国国产专业监视器不仅仅广泛应用于民用监控,而且在国防、航天工业、军用等高端领域有了市场。据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的调查研究表明:2008年国内监视器市场销售达到30亿元,国产品牌占有七成市场,国外品牌占有三成市场;台式机占有近六成份额,液晶机占四成;CRT监视器以15、17、19、21、32英寸和液晶监视器20、42英寸规格的产品分别占有各自六成市场,基本上都是以平板显示技术为主;但值得关注的是,液晶监视器正以15%的增长速度取代CRT监视器,CRT监视器市场已成明显下降趋势。
1、技术朝着高清方向发展
不可否认,从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演进,后者比前者在厚度、重量、亮度、分辨率、功能、视角、响应时间、工作温度范围等方面都优越许多。显像管也从球面、平面直角、柱面到纯平显像管演进,图像逼真不变形。如等离子监视器是继CRT/LCD后的新一代产品,其特点是厚度薄,分辨率极佳,可以制造超大监视器,也没有弯局的视觉表面,显示的色彩更亮丽、更鲜艳,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液晶是目前公认适合应用于安防领域作为专业监视终端的产品。比如使用寿命问题,现在一般情况下液晶屏幕的使用寿命都可以达到5万小时以上,分辨率可以轻易做到标准高清以上甚至达到1080P的全高清等级,功率与发热量也相对较小。现在全球LCD产业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而国内监视器显示面板主要从中国台湾进口。
据知情人士了解,5月14日,台湾公布了向大陆开放的99项产业,但LCD液晶显示器并不开放,也就是说国内市场需求还得从台湾或其他国家进口。不过,随着LCD替代CRT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会采取措施扶持液晶面板产业,也许在今年平板产业就会有很大的突破。到时液晶监视器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价格上都有改变。
但由于专业监视器必须是不间断连续工作,和普通电视机、PC机相比具有更高要求。所以,国内监视器生产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外观工业设计,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TCL新技术有限公司利用母公司电视制造、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的监视器产品,形成了国产监视器的优势。一些规模较大的监视器生产商加强研发力度,也有了自己的产品特色。如石头电子、响石数码等等。响石的SCM数码彩色监视器以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0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液晶拼接幕墙"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传统的CRT监视器由于价格比较低,仍然占有主要市场份额。随着监视器液晶化趋势的加快,国内液晶监视器市场发展迅速。不管是CRT还是LCD,平板监视器占有整个监视器产品的70%,这就是说平板显示已经成为监视器的技术主流。
2、国产品牌占据市场主流
监视器分彩色、黑白两种,CRT监视器规格有14寸、15寸、21寸、25寸、29寸彩色监视器;液晶监视器规格有17寸、20寸、32寸、40寸、42寸、46寸液晶监视器等,常用的有15寸、17寸、20寸、42寸。国内安防监视器的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广东,而广东的监视器企业主要又在深圳,如创维群欣、TCL新技术、响石数码、今日视霸、珠海石头、迈威、嘉都等,国外生产监视器的主要企业有索尼、松下、三星、jvc、LG.据深圳市今日视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桓杰介绍,现在的监视器市场,CRT监视器还占有大约55%的市场份额,LCD监视器(包括等离子监视器)占有45%.CRT监视器应用主要在一些低端市场,住宅楼宇、街道社区、企业单位监控市场,在内地城市应用也比较广泛,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一般的县级城市,监控系统现在才开始大面积地应用,因为CRT监视器具有价格低寿命长的优势。LCD监视器主要集中在公安、交通、金融、城市应急指挥、部队、环境监控等地方。
3、应用市场多元化
现在的监视器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CRT、PTP以及LCD,这三大类有着明显的市场区隔,价格范围也有清晰的划分。应用市场也非常广泛,如石油、化工、公安、金融、学校、交通、能源、电力、水利、地质、冶金、电信、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拼接大屏监视器市场增长较快。虽然监视器日渐向轻薄方向发展但监视器仍然坚持"大即是美"的战略,拼接大屏监视器应运而生。拼装大屏监视器(拼接墙)的发展与传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拼接大屏是由单台监视器组成的屏幕墙,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监控画面的终端显示。目前,拼接屏显示领域可以分为三大技术,包括DLP、PDP、LCD等拼接显示技术,其中,又以液晶拼接墙具发展优势。现在,拼接大屏监视器在各个行业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从以前的广电,到城市应急指挥、公安110、交警指挥中心,电力监控、金融、水利、铁路等行业监控以及社区、公共场所、工厂生产监控等等。
目前,彩色大屏幕拼接系统的应用上升趋势非常明显。视频会议场所,安保监控中心越来越多地采用LCD大屏幕系统。由于LCD大屏幕系统拼接墙的推出,对于DLP、PDP是个不小的打击,技术竞争显得非常激烈。有专业人士预计,随着对高清晰度监视器需求的不断扩大,竞争还将进一步激化。但是由于二者各自的优势无法互相代替,所以它们在一定时期将共存于市场。
众所诸知,显示技术的知识产权大都被日、美、韩及我国台湾地区所囊括,尽管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较大的显示设备生产国,产品占全球的一半以上,80%的产品都出口,而这些产品基本上是采用日本技术的原始设备制造的OEM产品,国内所需的大屏幕高分辩率彩色显示屏幕仍需从国外进口。
三、监视器市场竞争现状
过去,监视器主要用于安保部门安全防范监控,如金融机构、重点单位、公共场所、交通监控。但是随着应用市场的拓展,监视器已经广泛在生产监控、环境监控、电子政务、电子监考、住宅小区、居家监控等领域,特别是平安建设的持续推进,监视器市场已经覆盖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大部分市场在社会治安、交通领域、公共场所的监控,但一些新市场已经显现,如居家监控。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只是现在安装该类产品的用户目前仍寥寥无几。所以,现在的监视器生产商的市场销售对象都紧盯集团消费市场这一块。
监视器产品在中国市场可以大致划分成四级,一级市场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二级市场主要包括重庆、天津两个直辖市和其余的省会城市以及江浙粤部分地级城市;三级市场是指全国的地级市和浙江、江苏、广东省的县级市;四级市场包括其余省市区的县、县级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
目前,监视器主要市场还是在一、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的潜力已经凸显出来。由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以及第一批、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的推动,一级市场已经走过了"黄金季节".因为平安城市建设的普遍推广,二级市场成长性好,是合适开发的市场;三级及以下的市场消费能力也不可小视。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目前监视器产品的市场需求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其平均增长水平可以达到30%左右。
1、品牌竞争
国内主要监视器制造商集中在广东,苏州两地,其他地方也有为数不多的企业,产品以CRT/LCD和拼接大屏为主。目前,市场上主要国内生产厂家包括:创维群欣、TCL新技术、广东响石、今日视霸、珠海石头等。国外企业主要有索尼、松下、三星、jvc、LG等,虽然品牌影响力大,但由于产品价格比较高,对市场影响力不是很大。
2、国产品牌监视器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继创维群欣安防显示终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大场馆及周边成功应用之后,2009年,创维再次成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唯一显示终端的赞助商,其中,创维群欣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产品性能,成为安防显示终端部分的赞助商,这也是安防行业第一家赞助大运会的企业。创维安防显示终端DLP、LCD监视器及大屏幕拼接产品,将在深圳大运会大运村、深圳大运会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深圳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体育运动学校、水上运动中心、大学城场馆建设等场所安装。
不可否认,创维群欣和TCL新技术以创维和TCL这个金字招牌介入安防监视器市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无形之中就有了一批忠诚度较高的渠道客户。由于它们还一直以自己的力量在发展技术,所以产品稳定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在渠道与服务方面,具有"铁娘子"之称的创维群欣董事长丁凯的经营意识比较好,建立了一批忠诚度很高的客户群。广东响石和珠海石头过去的监视器产品主要是销往国际市场,由于多年的资本、技术、品牌的积累,在国内消费者中也是有口皆碑;今日视霸虽然是一家进入监视器领域时间不长的企业,但其母公司TVKING在台湾是一家知名度高的显示器生产研发企业,产品全部从台湾进口,产品以MSTHRD数字高清技术在色彩还原、图像真实、细腻、清晰、噪点小而得到用户青睐。
3、价格竞争
受到2008年监视器面板价格下跌的影响,但监视器厂商并没有占到便宜。由于监视器恶性价格竞争,不仅让经营者无利可图,监视器销售环境日趋恶劣。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直至现在,国内安防产品包括监视器的消费还局限于集团消费,而产品价格的竞争就显得相当的有学问,因为甲方或者说是系统集成商是这一潜力市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
虽然我国已经是监视器产品制造的大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及本土文化的优势,但创新不足仍然走的是亦步亦趋之路。据业内专家预测,2009年监视器产品发展前景将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国内监视器的产量仍将保持世界第一;二是一些跨国企业为了保持在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上的产品竞争能力,产品将不断本土化;三是经过前二年"放血"的价格战,企业已经注意到技术的重要性,加大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力度,以支撑不同的消费需求;四是通过竞争,品牌间出现大鱼吃小鱼;五是洋品牌进一步本土化会带来价格的下降。
4、营销方式竞争
安防企业营销渠道一直都是"厂家-经销商/代理商-工程商/系统集成商-用户"的模式来运作。目的就是建立合适的分销渠道,选择有实力的经销商,借助他们的资源开发市场是企业一贯作法;其次协助经销商进行二级渠道的建立,二级渠道的建立有利于利用更多其他的社会资源共同销售产品;三是网络营销。目前互联网已经很发达,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有效营销手段,借助网络实现产品销售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办法。但是,监视器不同于其他产品,在监视器市场上,生产厂商更多的从关注对手和通路,转移到关注消费者,把甲方需求作为企业产品营销的导向。
由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因而关系营销是目前主要的推销方式。在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的环境中,安防监视器产品的消费又属于集团性消费,企业大多受制于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与消费单位的关系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业内人士认为,安防市场这种不正常的生存状态严重制约了安防产业发展,承认安防市场在的问题需要勇气,而解决问题的起点是真正透彻了解问题的实质所在。
政府
公检法
学校
企业
交通
能源
制造
媒体
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
行业与企业数字化
公共安全数字化
国防信息化
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云服务
平台与应用产品
数据库产品
中间件产品
自主创新产品